全国订水服务热线
400-000-7906
Safeguarding your health should start with paying attention to every glass of water in your daily life
保障健康应从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杯水开始
寻源者 ▏九九重阳节,浓浓敬老情
来源: | 作者:medical-100 | 发布时间: 202天前 | 32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“金秋十月爽,九九话重阳,日月两重归,相映地久长”。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——重阳节。这是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节日,又称老人节。一年一度的“重阳节”如约而至。

重阳节除了登高的习俗之外,这个时节的养生习惯也非常重要。



近期早晚温差大,这个时节人体最易感受“燥邪”,出现咽干、鼻塞、咳嗽、声哑、关节酸痛等症状,人们称为“秋燥症”。而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已经出现衰退,对外界适应能力差,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和慢病者更易复发。所以在季节更替之时,老年人更应加强自我的保健意识。

要对付秋燥,当然离不开补水。



应对秋燥需多补水

“寻源者”饮用天然泉水源自青海高原的纯净之地,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是您日常健康饮水的好选择!

“虽然每日人体所需水量基本差不多,但老年人在饮水方面却有一些特殊‘要求’。”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主任、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付万发说。



适当“多”一点。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,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减退,还可能伴随认知能力的轻中度损伤,身体对缺水的感知能力减弱,口渴感较迟钝,老年人容易喝水不足,所以老年人需要比自己感觉的要适当“多”喝一点。

不能“大量喝”“太快喝”“太凉喝”。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饮用冰水,会对身体肠胃、心脏产生刺激。年轻人身体耐受力好,但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,代谢调节能力较差,容易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,引发头痛、水肿、血压升高等不适,对一些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,危害就更大了。



中老年人的喝水之道

别等口渴才喝水。由于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的下降,循环系统较差,神经系统敏感性降低,所以常会出现身体缺水而不口渴的情况。但等感到口渴时,人体内的水分已经开始丧失,这就可能会出现心烦、少尿等身体不适的症状,因此,老年人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。更不能因为口渴而一次性大量喝水(一次性饮水超过500ml),这不但会影响老年人的消化功能,还有可能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,增加心脏、肾脏负担。

别喝含糖饮料。富含矿物质的饮用水或是经过高温煮沸后的水,不会对糖尿病、超重等慢病造成进一步风险。老年人的最佳饮水选择是喝温度适宜的饮用水,也可自泡茶水,但不可太浓,尽量别喝含糖饮料。

早起睡前喝水有益身体健康。早晨起床后空腹喝杯温水,晚上睡前喝杯水,这样有助于补充水分,降低血液黏稠度。



“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”

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

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。

在天高云淡、秋高气爽的季节,

让我们共同祝愿

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

幸福、平安、健康!

重阳节快乐!